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,我先是不断的装病。
但父母似乎不在乎我的身体,病痛缠绕我太久,他们越发会觉得我,是废物,是赔钱的女儿。
后来,我考第一,拿奖牌,当班长。
这些荣誉,确实让父母多看了我几眼,但说来说去,他们始终觉得弟弟更聪明。
“男孩子,后劲大,不用怎么学,脑瓜子聪明,比丫头会考得好很多,你等着瞧。”
再后来,我学会了讨好父母,做家务,端茶倒水,给弟弟洗内衣***。
爸妈终于开始夸奖我了:
“女儿懂事了,是爸妈的小棉袄了,懂得为家庭奉献,是个好孩子,尤其是帮你弟弟洗***和鞋子,真的是个好姐姐。”
“很棒,爸妈总算没白养你一场,真的很贴心,要是能把弟弟的房间再擦一擦,就更乖了。”
这样的鼓励对我来说,像毒品,像诱饵,像糖果。
我心甘情愿,成为家庭的小奴隶。
成为讨好爸妈,甚至讨好弟弟的下位者。
出社会工作以后,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妈妈买手镯,用自己的奖金给爸爸买皮鞋。
用绩效给弟弟买电脑,却只用十块钱,给自己买一碗,小时候从来没吃过,但一直渴望的牛肉面。
弟弟看到我手中的牛肉面,嫌弃的捂住鼻子:
“老姐,你干嘛吃这个,小时候读书,爸爸把你送去学校,就带我天天吃这玩意,我都快闻吐了。”
听到这句话,我愣住了,胸口似乎有什么东西,要撕破我的血肉,狠狠的钻出来。
眼泪不受控制的,大颗大颗,滚进了牛肉面里,和辛辣酸涩的汤底混合在一起。
“这牛肉面,咸咸的,也没有我想象中好吃,早知道,做梦就不梦着吃牛肉面了,可惜了那些梦。”
我转过脸,假装不在意的,掏出弟弟用剩下的二手手机,开始刷视频。
可刷出来的视频,却让我口中的牛肉面,噎在舌根上。
视频里机械的女声响起,我把这段看了一遍又一遍,直到手机发烫电量耗尽,关机。
那机械的女声却像魔音一样,时隔很久还在我脑海中轮播。
我几乎能倒背如流:
“讨好型人格,是指那些,小时候很缺爱,总是把别人的需求,放在第一位,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,没有安全感,内心敏感自卑,爱内耗,内心明白所有道理,但却找不到心灵出口的人……”
我放下手机,对这些“毒鸡汤”嗤之以鼻:
“我爸妈很爱我,我才不是这种视频里的可怜人,呵呵。”
那时候的我确实很蠢,蠢到用金钱和付出去换取亲情。
但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,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,渴望被爱的小年轻而已。
后来的苦难,都是我对缺爱执念凝结成的恶果。
如果再来一次,当时年纪尚幼毫无依靠的我,又能做什么其他选择呢?
如果连我,都去责怪当年选择谄媚的自己,那才是彻头彻尾的自我背叛。
我想,这场关于亲情的骗局。
从头到尾,都是我自导自演,自己主动成为那个小丑,甘愿深陷在其中,不愿意醒来罢了。
可以说,《变卖私房金条后,妈妈报警抓我》是一部优秀的现情题材小说,作者侠名故事架构宏大,运用进阶模式,逐步推进故事发展,制造爽点,让读者产生很强的代入感。